江南是一個遠離政治的地方。雖然有學而優則仕的道統,但是,那些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從仕的文人名士,除了教書、以替人作書畫換取潤筆謀生外,亦有另辟捷徑,以開辦書院的模式傳播自己的思想和理念的教育先行者。最著名的是朱子理學,更多的已經在歷史中沈澱,偏安一隅,澤被一方,沒有名揚四海,卻也不朽頭痛

歷代創建的大小書院,共有七千多座,可聞名天下的,不過區區幾座而已,如,岳麓書院、白鹿洞書院、嵩陽書院.其他的,大多在歷史中消失,徒留回憶.剩下來的,也只默默地在風裡雨裡重溫故夢,不為人知.安靜而陳舊.

許多失意的文人,冷卻了那份從仕的心後,最終避居在江南的山水鄉野裡,浮雲白鷺,粗粗淡淡地打發歲月.

唐代詩人方干就是其中一位.

方干,號玄英,一次,因偶得佳句而歡喜雀躍,不想竟不慎跌破了嘴唇,於是,被人稱為"缺唇先生"。

其樣貌醜陋,屢屢被嫌棄.雖負有"身無一寸祿,名揚千萬裡"之盛名,但是宦途不順.被拒於科舉門外.後來,他別祖離鄉,抵達台州仙居皤灘,板橋村.

在古鎮的山水裡,他興辦義塾,就在叫鑒湖的池塘旁。板橋鼎山疊翠,溪水縈回,環境清幽,鐘靈毓秀,他的醜陋外貌,他的漂亮詩句,都付於把酒賦詩,自得其樂的安靜歲月裡沈澱。

晚唐,一個漸漸老去的糜爛的朝代,才華,並未帶給他實質性的好處。

古人對才子總是有桃色的想像。瞧見一個醜陋如此的人,朝廷愣是一次次涮了他。沒有給他絲毫機會發揮才干。

那些個高門文士,初見他,也是冷冷地不搭理強生嬰兒

他曾說“吟成五字句,用破一生心”,《載酒園詩話》記載,方干暑夜正浴,時有微雨,忽聞蟬聲,因而得句。便急叩友人門,罔顧人家已經入睡,生生把人家給吵醒。愛詩成痴,文才斐然,也給他加了分,彌補了他形象上的不足。

當年他去拜謁錢塘太守姚合。姚合是個名士,好酒,愛花,待人疏慢。見方干長得丑,於是對他愛理不理,可等他呈上詩卷,便立馬轉變了態度。不但好酒好菜相與款待,還一起登山賦詩,最後兩人結成了忘年交。足見方干的詩才有多出眾。要知道,這個姚合,是開元名相姚崇的曾孫,又是位名士,眼界甚高悉尼自由行

或與好友飲酒,或與詩僧往來,除去求仕的不順利,他在這些人裡渾著,也還算快活。 詩僧貫休很是羨慕方干悠閒的隱居生活,在《春晚訪鏡湖方干》裡寫道︰“幽居湖北濱,相訪值殘春。路遠諸峰雨,時多  鱉人。蒸花初釀酒,漁艇劣容身。莫訝頻來此,伊芳余亦隱淪。”

因方干喜愛園林名勝,到了山水絕好處,賞玩一番之外,離別時還要留下詩詞幾首。故而另一詩僧齊己就在《寄鏡湖方干處士》中,寫道,“聞君與琴鶴,終日在漁船。島露深秋石,湖澄半夜天。雲門幾回去,題遍好林泉”。

後來待他裂唇修補完好時,年齡也老大不小,連續十來年的應舉不中,早已看淡功名,隱居會稽鑒湖。《唐才子傳》上說他,“每風清月明,攜稚子鄰叟,輕棹往返,甚愜素心。所住水木幽  ,一草一花,俱能留客。家貧,蓄古琴,行吟醉臥以自娛。”

方干布衣終身,潦倒而卒。《四庫全書總目》稱其“詩氣格清迥,意度閑遠,有盛唐詩歌恢宏氣象,高堅峻拔”。他喜歡捉弄人,見到自己不合意的人就地拜三拜,有“方三拜”之綽號。晚唐紛亂的*面讓他一生都浪跡於山水之間mortgage calculator

仙居是他好友孫  的家鄉。不僅山清水秀,也算是才子之鄉。如“逢人說項”這個成語便是來自於唐楊敬之的《贈項斯》︰“處處見詩詩總好,及觀標格過於詩。平生不解藏人善,到處逢人說項斯。”項斯是仙居籍詩人。方干對仙居甚是心儀。然而,事實上,方干第八代孫時,方家才真正回到方干曾經僑寓的地方,並定居於此。書院的名稱及周遭相應的鑒湖都是紀念先祖方干而命名,因方干是浙江桐廬人門禁系統

也許文人心裡都有這樣的隱居情結吧。那時候的仙居,永安溪,水漲船高,在皤灘形成內河碼頭,是水上交通要塞,浙東重鎮。仙居境內的仙晉古道[壺鎮(縉雲)-----橫溪-(仙居)---------蟠攤.(仙居) ]是東部與內陸聯繫的要道之一。絲綢,鹽,瓷器等透過它運輸。

但是仙居卻又是相對封閉的一個山城。大好的田園風光,鄉野江南的美景,並不廣為外界知曉。通年安靜閑適。頗有道家的氣派......這裡的麻姑積雪等,是道家十大洞天名山之一。

所以,仙城裡隱藏著許多文人才子。也有耕讀世家。落魄的簪纓朱門。甚至皇族血裔懷孕

仙居默默無聞了千年。正是這一份沈默,才不曾虧對眾人隱居於此的那心意。

皤灘古鎮現下作為一個旅遊項目來開發。許多塵封的往事試圖被解讀,而桐江書院成了一個文化地標。

一個歸隱居此的家族,無意間,成就了古鎮古城。古鎮古城,也成就了他們。

當年,方  以方氏族產創辦桐江書院。當時“旁置義田數十畝,以備四方來學膏火之費,一時文人薈萃”。鄭公鯉《韋溪先生祠堂記》稱“在紹興間,蔚為諸儒領袖,學人尊之,號曰韋溪先生”,“惟先生志益固,守益堅,潛心六經,卓然屹立於眾醉獨醒中,遂為東南學人表正之師。”

方  門徒眾多,如淳熙二年(西元1048年)年特科進士方剛,張布、黃宜等。出自書院的仕宦儒者代之不乏其人。如端平二年(西元1235年)特科進士方一新;景定三年(西元1262年)武科進士方初;咸淳元年(西元1265年)武科進士方裕等。

在當時,桐江書院以民間學術機構的出現,不單促進仙居科舉的成就,且培養出眾多的文人儒士。

借以桐江書院為載體,方  以其個人的人格魅力和學術修養,吸引了南宋當時一流的學人深圳婚紗攝影。朱熹、吳芾(後官至丞相)、王十朋、陳庸等人與方  的交往,形成相對固定的學術圈,相互砥礪,成就佳話一段。

淳熙九年(西元1182年),朱熹提舉浙東茶鹽公事兼主管台州崇道觀,慕名遣子從學於桐江書院,手書“桐江書院”,“鼎山堂”兩匾。並親自送子入學,作《送子入板橋桐江書院勉學詩》:

“當年韓愈送阿符,城南燈火秋涼初。我今送郎桐江上,柳條拂水春生魚婚紗展。汝若問儒風,雲窗雪案深功夫。汝若問農事,曉煙春雨勞耕鋤
阿爹望汝耀門閭,勉旃勉旃勤讀書。”沒有桐江書院,仙居也就不會是才子之鄉。

今日之古鎮皤灘,已是名揚一方之旅遊勝地,蜿蜒的小巷,陳舊的建築,光陰靜靜地流淌過去,成為歷史。

(本文部分根據史料整理 )

跋︰

桐江書院位於浙江省仙居縣皤灘古鎮。為江南名士方干所創辦。

仙居括蒼山是道家十大洞天之一,1007年,宋真宗因仙居︰"洞天名山,屏蔽周衛,而多神仙之宅"賜名永安縣為仙居。

魏晉時,仙居便已設郡,名樂安。為東越發祥地,有與河姆渡同時期之下湯遺址、蝌蚪文石刻崖。仙居乃鄉野江南之代表,不僅有市鎮,鄉村,亦有原始森林,為才子之鄉,歸隱聖地濕疹

文章標籤

tn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